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,养老诈骗问题日益严重,成为威胁老年人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根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的统计,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养老诈骗案件数量显著增加,涉及金额巨大。这些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给老年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。因此,了解养老诈骗的手法和防范措施,对于保护老年人的财产安全至关重要。
一、案例详情
老张是一名退休教师,他经常关注一些投资理财的信息。一天,老张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电话,对方自称是某知名理财公司的理财顾问,语气热情地告诉老张,有一个高收益的投资项目,只需要通过APP投入一定的金额就可以获得高额回报。“理财顾问”告诉老张,这个投资项目收益率高达20%,而且保证一年内可以回本。老张听到后非常心动,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。“理财顾问”让老张下载其公司APP,并要求老张转账10万元作为投资款,承诺一年后可以得到2万元的回报。老张十分心动,当即下载了APP并进行了转账。一段时间后,老张打开APP查看资金收益时,却发现已无法登录。这时,老张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诈骗,立即联系当地警方报案。但由于诈骗者已经转移了资金,追回损失的难度很大。
二、案例分析
这个案例中,诈骗者冒充知名理财公司的理财顾问,利用老年人对知名机构的信任,增加诈骗成功的可能性。同时,运用了“高收益投资”的话术,通过电话联系老年人,制造高收益的诱惑,吸引老年人的投资兴趣,使其在诱惑之下进行投资。一旦获取了受害者的资金,诈骗者会迅速采取行动,将资金转走,以减少被发现的风险。
三、养老诈骗常见手法
1、冒充社保局或银行工作人员:诈骗者会冒充社保局或银行工作人员,谎称受害者账户存在异常,需要验证信息。
2、虚假投资理财项目:诈骗者会通过电话或短信,向老年人推荐高收益的投资理财项目,诱使老年人转账支付。
3、虚假中奖信息:诈骗者会发送虚假中奖信息,声称老年人中奖了,但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或税费。
4、冒充亲友求助:诈骗者会冒充老年人的亲友,谎称遇到紧急情况,需要立即转账支付。
四、风险提示
1、保持冷静:遇到任何声称来自官方机构的紧急通知,首先要冷静下来,不要急于提供任何个人信息。
2、核实信息:对于任何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立即转账的请求,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切勿直接回拨来电显示的电话号码。
3、保护隐私: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支付密码等应妥善保管,不轻易透露。
4、及时报警: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遭遇诈骗,应立即报警,并通知银行和支付平台冻结账户,以减少损失。
中国民生银行广州分行